矫健:我的摄影观:对影成三人

“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诗句,讲的是一种与“自我”的娱乐。李白在月下独饮,忽然感悟月与影是他身心的映射,于是便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种所谓的与“自我”的娱乐,或跟艺术的起源有关,也有可能跟艺术的正脉有关,就是一种内因的、直感的,一种个人消遣的、独享的方式。

我想说,艺术的创作是跟个人的悟性、品性和品味等因素有关,也跟向内的视觉有关。所谓“内视觉”指的是艺术家返观与对自我的省视,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创作具有的用于自我反省、修证(作者自造词汇——编者注)和领悟的功能。

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中,艺术被用以修身、修心,修行甚至印证,许多中国以前的书法家和画家都跟佛教有缘,很多都是出家人,他们已经放下了,然后才回过来,用心于艺术,沉浸其中。他们无所求,因此也没有指向性,也没有目的。因此,艺术可以有功用,也可以是抽象和纯粹的。

中国现在正流行的摄影有一个问题,就是盲目崇拜:自然崇拜、名人崇拜、金钱崇拜。崇拜成为了一种根性,扎根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心里,哪怕你有再高的地位、再有钱,也还是要膜拜,膜拜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问题,总是觉得自己要跪下来。还有就是一种窥视欲望,这种欲望带来的快乐,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一点,但如果这种快乐变成了一种集体潜意识,被拿出来成了一种资源,或者是一种可以被拿来谈论的、标榜的、炫耀的东西,就有问题了。

说到艺术的样式,目前影像与影像艺术评论好像都缺乏这样一种方向的关注,就是基于传统美学的审美价值以及对于艺术本源问题的思考。有一类出自美术学院、学习造型艺术出身的影像艺术实践者,对视觉艺术范畴的形式规律、审美趣味和艺术价值观有着自己的长期训练之下得来的理解或领悟,深深感觉到同为视觉艺术的摄影很大程度上可以用绘画艺术形式规律来作为类比。

关于摄影古典的美学,我们说,为什么摄影可以提出它在纯艺术领域里有别于当代艺术方向的可能性?因为摄影的古典美学里带有很多体验性的东西,不是仅仅依靠艺术观念可以实现的,这跟绘画有些相似。

传统摄影可以说充满实验性,如: 摄影者得背着大画幅相机、大型脚架、帐篷、作为胶片的玻璃片和那一大堆药剂,其中有备制感光乳剂的,有后期显影所需的……当然,随着感光材料技术进步,后来通用页片,但那也是很麻烦很昂贵的。总之传统摄影的门槛很高,但是如果真能体验这个过程之后再来阅读以前摄影家们的作品,体会他们的追求、理想和实践过程,那种感觉是非常不同的。现在我正倡导学生们来做这件事情,我自己本人也从这个体验当中获益匪浅。

传统的技术中还有一种不确定性,传统的美学也给予“不确定性”以确定的价值。你做了这个东西,经过好多种工艺、好多手续,你会从心里体会到它在生长,这个生成的过程充满玄机,随时埋藏导致作品失败的可能。当然这其中也有惊喜,因你的处理而随时影响进程的变化。那么,今天为什么还有手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为它可以使这个作品变成活的,它随时都在生成中,也随时逆向转化着创作者的念头,所以它此时似乎拥有了生命。而今天的数字化图像恰好相反,没有生命特征,没有生老病死,没有新生和衰亡的过程,它不会损坏,所以不会与爱有关。

换言之,摄影中尤其是古典摄影当中带有很多体验的成分,比如传统设备复杂操作的体验、身份(仪式掌控者、谋划者、影像的最初观看者)以及现场感、仪式感,等等,这种体验的成分和其他造型艺术形式是一样的,有很多随机的东西,无法用语言来解释,所以作为艺术的形式存在,它可以是有理的,也可以是无理的。事实上艺术家可以不说话,只去做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体悟,一旦你做了这个事情就有可能会有一种小的证悟和获得。艺术是有一种自律和纯粹性,需要你沉浸在里面,慢慢地可能就会上层次,然后又能领悟一些,然后就会有很多说不出来的快乐。有道家说,“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蛮有意思的,把心收回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内在的世界更美好。实际上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们都是这样,你在作品当中读到的还是他自己,偶尔见到发自内部的光芒。

目前在国内,艺术圈对摄影的态度往往会让大家感到失望,因为摄影如果能够挤入艺术的圈子,也大多只是被用来成为一种记录观念的工具而已。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本身是不接纳摄影的具象方式的,所以作为艺术的摄影在艺术界的地位到现在还很低。具而言之,摄影的存在与中国传统美术的脉络接不上了,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法都是外来的,然后它又接不上地气,不像佛教传到中国与本土的儒家理论、道家理论衔接得非常密切。那么为什么我还在做着摄影?就是因为摄影除了可以因它的记录与传播价值得到广泛应用(我称为应用类摄影)外,有一种强大的能力、一种独特的方式介入、沉浸体验和用于返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