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民俗”摄影值“钱”吗?


作者:霍玮


当前,民俗、民间文化摄影正在成为一种热潮。

在摄影界,有一个流行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于是,中国诸多的镜头,从“水泥森林”中走向古老的乡村。这种现象,给偏远的厚土带来了旅游生机。然而 由于利益的驱动,很多原生态的地方迅速掀起了仿古、仿民俗文化的浪潮。受商业利益的诱惑,人造景观、臆造风景如雨后春笋绿遍山野。许许多多的民俗红火也开始变异,那里的人们开始穿上颜色鲜艳的演出服尽情地表演。这种现象,隐藏着一股“伪民俗”的暗流。那些趣味媚俗、粗制滥造的“民俗”其虚假与浮浅的特点, 破坏了原生态的自然与淳朴。

比如说,大家都在纷纷拍小东江的“世外桃源”,这些美丽照片中的船夫都是当地人为了营生,表演给摄影人看的,所不同的,这个表演舞台更大更自然化,只要有了舞台的味道,就失去了民俗的纯真,于是,千人一面的“小东江”即使再好看,也从中读不出什么内涵来,这样的表演,造就了无数的“糖水”,也打造了一个 新的“伪民俗”。

再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陕西的腰鼓,山西的威风锣鼓,敲打起来,舞弄起来好生热闹,好有激情。不知是啥时候,有头脑的摄影人,将这些“腰鼓”、“锣鼓”叫到黄土地的半山腰上进行表演,那个激情、那个红火劲,真真地将黄土高坡折腾了个天翻地覆,升腾起的黄土隐天蔽日。的确,这样的“大闹黄土坡”的照片,很有特点,也很有新意。然而,每年的循环往复,照片的记录也就又有了“千人一面”的视觉疲劳。后来,有好事者在研究,说这也属于表演类,失去了民俗的纯真,啊,啊!这岂不也是“伪民俗”之属吗。细细地勘验,也的确中了好事者之言。

遗憾的是,这些所谓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能屡屡获得奖项,而且持续不断。为什么啊?我以为,是那些评委大人们,没有意识到“伪摄影”所带来的影响有多么的可怕。而且这些“伪民俗”的获奖也鼓励了“伪民俗”的虚假“进步”。如果拍摄的一张只有瞬间的精美,而没有内涵,没有理解,缺乏心灵上的认同,缺乏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瞬间精美有何意义?然而,这样的照片有“市场”,因为好看,当然是表演的艺术总有它的可看之处。所以“伪民俗”很会赶时髦,即使是畸形的,也会迅速 追风,其“风景”会立马风靡大江南北。其实,这种对原生态的脸谱任意涂脂抹粉的做法,极大地歪曲了纯真的内秀。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伪民俗”不是传承了民俗,而是破坏了它们的趣味和内在的价值。最后,那些来源于粗制滥造民俗村的照片,那些来源于千篇一律的民俗文化旅游点的照片,那些来源于大同小异的人造景观的照片等等,除了能引发读者的审美疲劳,让大家感到在伪装的背后,是视觉的上当受骗,是感知的错位外,根本不能让读者体味到真正心灵的情感。

当土地都不在了,山花怎会依然芬芳?可以说,作为文化遗产的传统艺术形式,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在感情上挽留它,不可能在今天的生活中如实地再现民间艺术,这些民俗艺术,最好能走进民间“博物馆”,这是一种最好的保护。而这样的博物馆,是大民间的,是在节日里才开始尽情表演的“武戏”,这样的文化基因就可能不发生太大的变异。

我们的摄影也应该走进真实的生活中,不要老盯着表演,表演本身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提炼,已经高于生活的表演,是很夸张的,如果将这些夸张的表演也视为民俗的话,那就误入歧途啦。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是民俗的根,如果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就不会在真实中提炼出真正的艺术感觉来。

别忘了,民俗传统的真实,才是我们应提取的基因。离开了真实,很可能会偏离民俗的轨道,变成了虚假浮浅的“伪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