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没有黄昏

来源《中国摄影报》孔繁利
早在一年前就想谈谈我对苏珊•桑塔格和她的著作(尤其是《论摄影》)的个人感觉,可惜那时,她的传记我刚读完,《论摄影》也只读了一部分,且进展缓慢。老实说,当年在学校图书馆读尼采《偶像的黄昏》都没这么费劲。这实在不是一本可以毫不费力就能准确领会的摄影书。
      塔格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33年1月出生于美国纽约,她的父亲病死在中国,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不多,幼年的这种经历与她的早熟独立性格应该有不小的关联。据悉,桑塔格3岁会阅读,4岁能批评性分析,16岁起开始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及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学习文学和哲学,17岁与一位仅认识10天的28岁芝加哥大学讲师闪婚,育有一子,8年后离婚,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此后她历经多位情人,以女性为主。1988年,55岁的桑塔格与39岁的女摄影师安妮•利博维茨相恋……
  作为美国著名的“新知识分子”,桑塔格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在文学、摄影、电影、文化、政治等方面均有涉猎。除了《论摄影》,桑塔格还有很多著作,演讲、随笔、小说等,但无疑《论摄影》是其中的杰作。
    《论摄影》一书无论逻辑还是内容,与其说是本摄影评论,不如说是文艺批评。它把摄影作为新鲜年轻(相对绘画而言)的文化研究对象,探究其文化及社会层面的特性与意义,试图归纳出其独特文化属性及终极社会目的。书中,从诗人叶芝、惠特曼到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从电影到文学到绘画到社会,纵横捭阖收放自如,全部为她的摄影评析服务,信手拈来又浑然天成,桑塔格的博学与文采可见一斑。
  斯蒂格里茨、黛安•阿勃丝、罗伯特•弗兰克,这些摄影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均在《论摄影》中被分析解读。其中,对以拍摄怪异人物著称的女摄影师黛安•阿勃丝的解读着墨颇多,分析得也很全面透彻,既结合了摄影师本人对摄影的独特见解,也顾及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让那些独特偏好下的看似怪异的摄影作品获得了社会时代注脚,从而变得易于理解。
“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电影和电视节目照亮墙壁,闪烁,然后熄灭;但就静止照片而言,影像也是一个物件,轻巧、制作廉宜,便于携带、积累、储藏。”简明扼要直达本质。当然,目前所有的影像,无论静态还是动态,都具备了轻巧廉宜便携易存储等特点,但从社会文化层面去解读,这句论断却道出了摄影的本质,即反映世界,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无论工作作品还是生活随拍,其实都是在记录现在,保存历史,以及表达观点,即都是在收集和存储世界的碎片,表达对世界的认知与思考。
  偶像没有黄昏,虽然《论摄影》成书于上世纪70年代末,但一些论述仍与当今相吻合,毋庸质疑桑塔格伟大依然,只是作为读者,我们需要灵活解读与参考,如此才会收获更宽广更新鲜的内涵。